資源描述:
《《有層次的風景》.doc》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第六課《有層次的風景》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認識“心點”、“視平線”、“消失線”等知識,理解風景畫近大遠小的透視規(guī)律,并能正確分析教材范例中的透視規(guī)律。過程與方法:通過范畫和體驗視覺感受,通過學生交流,使學生對透視規(guī)律和三個關鍵詞的理解。并能運用透視規(guī)律畫出一幅有層次的校園風景畫。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學生能體驗到透視規(guī)律,提高審美水平。二.教學重點和難點:1.認識“心點”、“視平線”、“消失線”等,理解風景畫中近大遠小的透視規(guī)律。2.畫出一幅有層次的校園風景畫。三.教學準備:1.教師準備:透視圖、有層次的風景圖片。2.學生準備:寫生所需的工具材料(筆與紙等)
2、。四.教學過程:(一)問題引入,揭示課題1.組織學生交流:在車站等車時,公車從遠處開來,又往遠處開去,你的視覺感受是什么呢?對于路兩旁固定的樹木、建筑等,你的視覺感受又是怎樣的呢?1.揭示課題:板書――有層次的風景說明:等車(或者等人)的經歷,大多數學生都經歷過,就算沒有經歷過的,也不難想象那個場景.對于路兩旁的樹木、建筑等的視覺感受,細心的學生也會有所留意和觀察。學生的回答可能不到點上,但是能表達出公車開來時“越來越大”、“越來越清楚”的,開走時“越來越小”、“越來越模糊”就予以肯定。(一)出示范畫,視覺感知1.展示二張畫面:(1)公交車先后由遠及近地開來(2)公交車先后由近及
3、遠地開走2.在(1)這張畫中,你看到了什么?在(2)這張畫中,你又看到了什么?結合在一起觀察,又有怎樣的視覺感受?3.學生相互交流,能否得到一些視覺上的規(guī)律結論?說明:這個環(huán)節(jié),把過程(一)中的想象畫面變成視覺上的再現,更顯直觀由此引入本課的中心問題——透視。先讓學生分別觀察有區(qū)別的兩張畫,再把兩張畫結合起來觀察,這樣學生在視覺上就有種站立路旁,往左看往右看的感受,更真實。這也有利于下個步驟中知識點的揭示。學生交流、發(fā)言就能較容易地說出“近大遠小”的視覺感受。(一)新知講授1.出示“透視示范解析圖”:一列火車由近及遠地往畫面正前方開去,兩旁樹木近高遠低地往前消失。在該圖中標出名詞
4、:“心點”、“視平線”、“消失線”。2.觀察畫中幾個名詞標出的相應位置,交流討論其含義。說明:本環(huán)節(jié),旨在由學生觀察透視圖,結合所標示的名詞,交流并理解透視中的關鍵:(1)什么是透視現象(2)“心點”、“視平線”、“消失線”。教師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適當地補充、解釋、說明這些要點的含義,并以教材P12頁左下第三張《學生作業(yè)》為例,標示出這些關鍵詞。1.一點透視:2.二點透視:3.三點透視:物體的三組線均與畫面成一角度,三組線消失于三個消失點,也稱斜角透視。三點透視多用于高層建筑透視物體的兩組線,一組平行于畫面,另一組水平線垂直于畫面,聚集于一個消失點,也稱平行透視。一點透視表現范圍廣,
5、縱深感強,適合表現莊重、嚴肅的室內空間。缺點是比較呆板,與真實效果有一定距離物體有一組垂直線與畫面平行,其他兩組線均與畫面成一角度,而每組有一個消失點,共有兩個消失點,也稱成角透視。二點透視圖面效果比較自由、活潑,能比較真實地反映空間。缺點是,角度選擇不好易產生變形(一)鞏固、拓展1.出示風景畫數幅,請學生上講臺標示出“心點”、“視平線”、“消失線”。2.在教材的例作中,讓學生標示出以上關鍵詞。說明: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復習鞏固學生對透視規(guī)律和三個關鍵詞的理解。(二)示范指導和學生練習:要求:(1)主題:畫出一幅有層次的校園風景畫。(2)清晰準確地表現出“近大遠小”的透視規(guī)律。(3)
6、工具材料不限。1.組織學生觀察校園環(huán)境(建筑、樹木、籃球架、旗桿、花壇、自行車、學生等)。2.選擇適合自己繪畫表現的角度,構思并表現風景畫。3.學生點評自己的和同學的作品,教師教學指導。說明:教師在學生確定位置開始構思時,強調本課透視規(guī)律及三個關鍵詞,分組以簡圖進行示范教學,引導學生構思的同時觀察所要表現的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學生作畫時,教師巡視并指導。(六)教學評價本堂課教師對學生的課堂中的評價以鼓勵為主,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為學生的創(chuàng)作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我們的評價分三個層次:1、能了解有層次的風景——透視。2、能知道透視在風景畫面中的重要作用及基本規(guī)律。3、能運用透視規(guī)律表
7、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雖然要求比較高,但每一層次中都有低、中、高不同的小層次,我們可以因人而宜,分層對待,鼓勵學生、保護學生的創(chuàng)作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