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淺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當前教育教學的影響》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淺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當前教育教學的影響趙虎年甘肅省武威市九墩鄉(xiāng)九年制學校733000摘要:中國傳統(tǒng)文化要求我們在教育教學中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學生特長,要注意因材施教,教學中力爭做到師生互信。關鍵詞:教育傳統(tǒng)文化中國學生教師在中華民族漫長的五千年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不斷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經(jīng)過長期演變,不斷歸納總結、吸收融合,形成了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思想體系、文化體系、學術體系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它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見證者和文木載體,它對于我們的教育工作同樣有著深刻的啟示。我們應該學習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粹,讓它指導我們的工作,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就老莊思想而言,其中有不
2、少內(nèi)容就能給我們的教育工作帶來很多的啟示:一、傳統(tǒng)文化要求樹立正確的學生觀習慣教學中,我們經(jīng)常把學生分為好中差三等,而且很難去愛差生,認為差生就是將來“沒有用的人”。然而,莊子卻不這樣認為,他說:“無用之用,方是大用。”有一次,莊子與弟子走到一座山腳下,見一株大樹,枝繁葉茂,聳立在大溪旁,特別顯眼。但見這樹:其粗百尺,其高數(shù)千丈,直指云霄;其樹冠寬如巨傘,能遮蔽十幾畝地。莊子忍不住問伐木者:“請問師傅,如此好大木材,怎一直無人砍伐,以至獨獨長了幾千年?”伐木者似對此樹不屑一顧,道:“這何足為奇?此樹是一種不中用的木材。用來作舟船,則沉于水;用來作棺材,則很快腐爛;用來作器具,則容易
3、毀壞;用來作門窗,則脂液不干;用來作柱子,則易受蟲蝕。此乃不成材之木。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有如此之壽?!甭犃舜嗽挘f子對弟子說:“此樹因不材而得以終其天年,豈不是無用之用,無為而于己有為?”弟子恍然大悟,點頭不己。莊子的這種思想啟示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要知道學生是發(fā)展中的人,是獨特的人,是能學習并且變化的人。因此,作為教師不能把學生看“扁”,要面向全體學生,“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在教育的言行上關愛每一個學生,對待差生要更加呵護。二、傳統(tǒng)文化要求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學生特長“南海之帝為倏,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混沌。倏與忽吋相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與忽謀報混
4、沌之德,曰:‘人皆奮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當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混沌死。”莊子用“混沌”的寓言故事,讓人很輕松地就體會到依順自然的道理。以上可以看出莊子的主張:不要以己教人,要尊重受教育者的個性。只有尊重學生的個性,才談得上教育。否則,我們教育的結果只能是培養(yǎng)出一群學4的機器;我們的教育也會南轅北轍,永遠達不到它的0的。因此,我們必須尊重學生的個性,不要抹煞他們的青春活力。冋樣,作為教育者,我們不要以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教育學生,要按照學生的特點去安排學習的內(nèi)容和方法。只有這樣,我們教育的碩果才會掛滿枝頭、芬芳無限。三、傳統(tǒng)文化要求因材施教莊子在《至
5、樂》篇里借孔子之口講了這么一個故事:魯國的郊外飛來一只很大的海鳥,魯國國君非常喜歡,就畢恭畢敬把這只海鳥迎進了太廟,演奏《九韶》這樣莊嚴的音樂取悅它,準備了美灑給它喝,宰了牛羊給它吃,每天用這樣的禮儀供奉這只鳥??蛇@只海鳥卻目光迷離,神色憂郁,不吃一口肉,不喝一口酒,就這樣郁郁寡歡,三天就死了。現(xiàn)在的學生多數(shù)為獨生子女,我們幾乎把學生當作學AI的機器,卻沒有考慮學生是否愿意接受。莊子的教育思想告訴我們,要“以鳥養(yǎng)鳥”,就是要因材施教,用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和內(nèi)容教學生;施教要看對象和考慮方式,不要以己教人,要尊重受教育者的個性。老子崇尚自然,主張返璞歸真。他竭力倡導人們,要順乎天性“
6、去其,去大,去奢”,即去掉極端的、過分的、奢侈的東西。因此,我們在教育教學中也要做到順乎天性:首先,要營造一種健康的班級文化,既進取向上,又和善溫馨,讓學生對班級有家的感覺,使人人都得到關愛、人人都得到尊重、人人都得到發(fā)展。其次,要還給學生一片蔚藍色的天空。要讓學生金色的童年充滿歡歌笑語,要讓他們冋歸自然,把學生的世界還給學生。特別是節(jié)假日,讓他們愿玩、會玩、敢玩,使童年的歲月不被課業(yè)所吞噬?!按笞匀痪褪窍M?,兒童在成人之前像兒童的樣子。”再次,為學生創(chuàng)造寧靜和諧的成長氛圍,因為只有寧靜才能致遠。教育教學中的急功近利行為亟需廢止。四、傳統(tǒng)文化要求師生互相信任老子在談他理想的執(zhí)政者對
7、待人民應持的態(tài)度吋說:“圣人常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边@段話本是講理想的執(zhí)政者對待人民的態(tài)度,同樣可以應用到理想的教師對學生應持的態(tài)度。教師首先要信任學生。對自己所喜愛的學生要信任,對自己所不喜歡的學生也要信任,相信每個學生都能成為可以信賴的學生。教師如果堅信每個學生都可以由壞變好,然后才會對每個學生想方設法進行教育,努力做到人盡蘇才。這是教師應具備的教育樂觀主義精神。這樣,教師對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