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精品】糾紛解決糾紛解決機制之重構(七)的應用》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糾紛解決機制之重構(七)經十七人次談話了解到,當年政府和法院處理此事時,都忽略了兩上十分重要的證據(jù):一是某村民責任土地證書上雖然包含所爭執(zhí)的三分地,但他實際耕種的水田面積人人超過證書上標明的畝數(shù),超出不止三分地;二是證書上的地界文字發(fā)生筆誤,“二t彎”與“兒t彎”因諧音而寫誤,與村委會原始記錄不符。有人提岀補充證據(jù)申請二審法院改判。我不同意。一是因為二審判決牛效已超過兩年,再審難度大,太費時;二是改判之后,乂會引發(fā)某村民與村民組之間的其它糾紛。因此只宜自行和解。開始,某村民以“二審判決已生效”為由拒
2、絕和解。我們便擺出新的證據(jù),又向他解釋法律有關條文。然后指出如果他打村民組長期關系惡化可能導致對他不利的后果。經十余天的反復考慮,某村民終于同意和解。全體村民補交了三年的公糧,鎮(zhèn)政府表示不追究任何人責任。已辭職的村民組長口動復職。一場糾紛就此了結。清代乾隆年間,湖北提刑按察史馮廷丞總結他在刑部二十余年的經驗說:“夫獄者,愈求深則愈深,耍在適屮而止,則情法兩盡?!保ㄒ姟锻羧莞ξ墓{》)。時人譽為一針見血之談,對今天的司法行政工作來說,也很冇現(xiàn)實意義。這里的調解與前血介紹的民間調解案例不同,已不再是“純粹
3、的“民間調解”,而是一起行政調解,是政府出血以調解的形式解決-?綜復雜的社會糾紛。就糾紛的性質而言,糾紛本身表現(xiàn)為”行政性的”一一抗繳國稅,而起源卻是“民事性的”一一三分水川的歸屬問題。正如文中所分析的那樣,按法律的邏輯,可以根據(jù)需耍,將這起糾紛設計成兩種案件。其一,以鄉(xiāng)鎮(zhèn)府名義提起行政訴訟,這在法律上是完全成立的。無論從法理上還是從實力較量上,鄉(xiāng)鎮(zhèn)府必勝無疑。訴訟中如果村民提出三分水田歸屬問題,法院將會按法律的邏輯,認定“三分水田”歸屬問題與木案審理的標的——稅收法律關系——無關,將水田歸屬糾紛排
4、斥于行政訴訟程序之外,不予處理,從而達到i種“快刀斬亂麻”的效果。其二,以抗稅為由將領頭人抓捕,殺一儆百。這在法律上也是成立的,被抓的人如果提出“三分水田”問題,公安機關將會以同樣理由予以駁回——與本案無關。以上兩種方法從法律用度都成立,而H.看上去可以很快解決問題,但正如這位司法助理員所言:“就算補交了公糧,而留下的后患則會引發(fā)更大更多的糾紛”?!叭炙觥奔m紛沒有妥善解決引發(fā)了全村抗稅并導致村委癱瘓,如果再以強制手段解決抗稅,完全可能是火上澆汕,結果難以預測。這位司法助理員解決糾紛的手段也是靈活
5、多樣。作為國家正式工作人員,他可以正式調杳案件事實,取證、制作筆錄等,但他偏偏采取不作筆錄這種非正式手段。以“鄉(xiāng)談”這種輕松而又頗具實效的手段獲取了案件事實真相。如果他采用正式手段,鄉(xiāng)民很可能噤若寒蟬,誰也不愿意在筆錄上簽字。在糾紛解決上,他不是“從法律的眼光”出發(fā),將“三分水III”糾紛排斥于抗稅糾紛之外,而是“從生活的眼光”或者說“從村民的眼光”出發(fā),將兩者綜合起來,統(tǒng)籌解決。為了全面、和平地解決糾紛,恢復村莊的安靜,重整村民自治組織,鄉(xiāng)鎮(zhèn)府動用手中所掌握的行政裁量權一一許諾不再追究任何人責任,
6、以行政責任作為“交易標的”,換取了某村民和“棄權”和全體村民與政府的合作。一場一觸即發(fā)的群體性糾紛就此平息To頗有興味的是,這位鄉(xiāng)司法助理員不僅有實踐,而且有理論,居然從數(shù)15年前的一位清代刑官筆記中,汲取了“適中而止,情法兩盡”的古訓,將不上大雅之堂的調解上升為藝術。上面介紹的案情展現(xiàn)了在鄉(xiāng)村社會里糾紛解決的一個生動活潑的場面。一個表面上看來屬于民事糾紛承包合同糾紛,背后涉及到行政權的行使——計劃生育、宅基地等;村民口治權的落實一一村干部多吃多占,村民拒交提留;民法上抗辯權的行使一一村里不歸還欠款
7、,就拒絕承包。這些在學者及法官的專業(yè)眼光中互不相干的法律關系,在農民的眼中實實在在地聯(lián)系在一起?!俺邪c否”成了農民要挾政府和村委的“質物”。解決“承包”背后的這一系列糾紛涉及到多種行政權的運用,行政機關在解決這一糾紛中,可以將政府可以調配的各種資源作為籌碼,靈活運用到糾紛解決Z中。完全可以想彖,沒有行政權參與其間,這一起糾紛很難從根本上解決。若僅由法院對承包糾紛進行“快刀斬亂麻”式的審判,不僅裁判難以兌現(xiàn),而且可能會引來更多的麻煩。糾紛的多樣性、復合性決定了在解決復雜的糾紛過程中,糾紛的解決者不能
8、僅以一個裁判者的角色行事,還需要見機行事,不時地扮演管理者、調解人甚至是律師的角色,綜合運用多種權力和資源達到糾紛解決這一垠終忖的。這使我們領會到為什么在鄉(xiāng)村社會,法庭解決糾紛經常請政府出面支持,而政府解決糾紛乂經常請法庭協(xié)助。從批判的眼光出發(fā),我們可以認為這是一種司法與行政不分的例證,但從現(xiàn)實的角度,這實際上是國家權威的互助與互動。行政需要法庭出面,以增加其解決方案的合法性和權威性——法庭都認為是合法的!法庭則借助行政以增強其裁判的強制力——對抗法庭意味著對抗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