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門檻有多高?

人文教育門檻有多高?

ID:9537906

大?。?2.50 KB

頁數(shù):4頁

時間:2018-05-03

人文教育門檻有多高?_第1頁
人文教育門檻有多高?_第2頁
人文教育門檻有多高?_第3頁
人文教育門檻有多高?_第4頁
資源描述:

《人文教育門檻有多高?》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應用文檔-天天文庫。

1、人文教育門檻有多高?人文教育門檻有多高?一些學校過分強調人才培養(yǎng)的知識性、技能性,而忽視人文素養(yǎng)的培育。這一功利性傾向將對學生的成長和社會的發(fā)展產生負面影響——人文教育門檻有多高?人文教育的盛衰與社會大背景息息相關,與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的不均衡發(fā)展有關。近代西方社會由于片面追求物質發(fā)展,使教育中的商業(yè)主義與職業(yè)主義泛濫。在教育功利性的驅使下,人們只重視教育的經濟價值,而沒有重視教育的人文價值,在實現(xiàn)了物質生活富裕之后,人們反而感到精神的迷茫與心靈的空虛。年輕一代只關注物質享樂,對其他方面則日趨冷漠。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卻出現(xiàn)了道德水準的下降、個人

2、主義的不斷膨脹、社會責任感的大幅減退等一系列社會問題。鑒于此,美國、日本等許多國家都提出要重視中小學的人文教育,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相應措施。西方國家的經驗教訓,我們理應引以為戒。在我國一些經濟較發(fā)達地區(qū),也確實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生活水平提高,道德水平下降的事實。從實際來看,各級各類學校教育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忽視人文教育的現(xiàn)象,尤其是在高中階段,一切為了升學、為了考試,藝術、倫理、哲學等人文科學在高中的課程里不是被排斥在外,就是形同虛設?,F(xiàn)狀:重自然輕人文造成學生底氣不足高中作為介于小學、初中與大學之間的一類學校,其培養(yǎng)的主要是基礎型、素質型的人才,是

3、為高校和社會輸送合格的“產品”,這個目標定位就其學校性質而言應該說是準確的,但在實際運作中,許多學校并沒有全面地理解這一目標的內涵。一些學校過分強調人才培養(yǎng)的知識性、技能性,在教育思想上存在著嚴重的功利主義傾向。在教育內容上,把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放在壓倒一切的地位上,不重視人文知識的教育。不少高中雖然也開設了一些人文教育的課程,但不是量不足,就是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強。在課程設置上,人文教育課程種類偏少,內容偏少,且與基礎課缺乏應有的溝通和聯(lián)系,造成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高素質的人才必須具有全面素質和綜合能力。這包括具有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素質,具有創(chuàng)新

4、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一定的接受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等。所以高中要以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的“人”為目標。這正如愛因斯坦指出的,“學校的目的始終應該是:青年人在離開學校時,是作為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作為一個專家,僅僅用專業(yè)知識育人是不夠的。……他必須獲得對美和道德上的鮮明的辨別力。”由于過分強調基礎知識教育,忽視人文教育,造成不少高中畢業(yè)生知識、技能結構單一,人文底氣不足,缺乏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后勁。據(jù)調查,不少學生存在著“組織能力較差,自卑情緒較濃,害怕競爭,害怕失敗,安于現(xiàn)狀,容易滿足,缺乏創(chuàng)新和積極進取精神,是非觀念模糊,價值取向錯誤”等一系列問題。對策

5、:用優(yōu)秀文化成果滋養(yǎng)學生高中必須建立一個科學的人文教育體系,用人類最優(yōu)秀的文化成果去滋養(yǎng)和培育學生。人文教育體系的建構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第一是全面性和層次性。首先要準確把握人文教育的全部內涵,對人文科學的內容進行準確定位?,F(xiàn)在不少高中的教育體系里也具有人文教育的某些內容,如政治、思想、道德、藝術、語言文學,但仍是不全面的,而且不少人文教育課只是作為基礎課的一種附屬物而存在,想開就開,想停就停,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針對性和實效性也不強。學生由于年齡、家庭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不同造成了個性上種種現(xiàn)實的差異。人文教育如果忽視了這種不同的個體差異,進行不分

6、對象的簡單的泛人文教育,那只會流于形式,難以內化為人文素質并進一步提升為人文精神。因此高中的人文教育要有針對性和層次性。整體而言,高中生年齡普遍偏小(一般在14-18歲之間),對于需要具有較強的思辨力和領悟力才能掌握的人文教育內容,則要選擇其中較為簡單的內容并以通俗活潑的形式進行教育。第二是獨立性和滲透性。人文科學有其特定的研究對象和研究領域,具有相對的獨立性?,F(xiàn)在的高中課程體系中人文教育的任務基本是由文化課來完成的,普遍存在著種類少、內容少、現(xiàn)實針對性不強等問題。這種重自然輕人文,重學科技能輕思想品德的教育觀是受傳統(tǒng)的知識至上思想的影響,并不適

7、應當今社會和科學發(fā)展的趨勢。增加人文教育課程可以有三種形式:公共必修課、選修課和各類講座,后兩類教學形式正是進行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徑。雖然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具有相對的獨立性甚至還具有對立性,但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卻是相通的,因此人文教育和基礎知識技能教育從深層來講是可以相互滲透的?,F(xiàn)在不少高中只注重科學知識的傳授,往往沒有重視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方法,沒有注意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科學價值觀和科學精神,沒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團結協(xié)作精神、競爭意識以及良好的道德和心理品質。事實上,在基礎知識的教學中也要融進人文精神的教育,使培育出來的人才既有

8、扎實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又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終身學習的能力。第三是多樣性和靈活性。人文教育的實施方式和途徑必須要適合教育主體(學生)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