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現代“立場”的課程觀

后現代“立場”的課程觀

ID:30872369

大?。?8.74 KB

頁數:6頁

時間:2019-01-04

后現代“立場”的課程觀_第1頁
后現代“立場”的課程觀_第2頁
后現代“立場”的課程觀_第3頁
后現代“立場”的課程觀_第4頁
后現代“立場”的課程觀_第5頁
資源描述:

《后現代“立場”的課程觀》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后現代“立場”的課程觀摘要:“科學理性”下的課程觀,學習被囿于一個封閉的系統里,學習是知識的記憶,而不是信息傳遞,淪為一種封閉的科學教條,教育與課程被工具化。多爾建設性地描繪了后現代課程豐富性、回歸性、關聯性和嚴密性的“4R”標準為課程的研究提供了新視角,給教育領域帶來了深刻的思想變革。同時其提倡的不確定性、差異性及理論自身的復雜性等使其亦存有一定的局限性。關鍵詞:科學理性;4R課程觀;辯證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4-9324(2017)07-0236-02從不同的角度、立場出發(fā)往往得出相異甚至相去的結論?!傲鲥ⅰ笔欠窀茫?/p>

2、作為學術的發(fā)展,無立場卻不見得冇多高深,人云亦云。相反,立場卻能給予思考的角度,給予敏銳的反思,給予深刻的話語。在“立場間”的相互發(fā)難之中,方能自新、自成。后現代主義作為教育哲學史中璀璨的明珠,在白年蕩滌中,日臻完善。其后現代課程觀更是為窮途末路的“科學理性”課程觀找到回歸教育本真的新觀點、新方法。一、“科學理性”下的課程觀自笛卡爾以降,前現代轉向現代范式,宇宙不再被視為“活生生的”,而成為充滿“死氣沉沉的停滯的微?!焙驮拥奶摽?。地球只被視為巨大機械系統中的一個齒輪,其隱喻便從有機的詞匯轉向機械的、規(guī)律性的詞匯。笛卡爾追尋真理之方法論規(guī)則:清晰而自明、盡可

3、能劃分、“以有序的風格思維”沿著“推理的長帶”逐步推進、復習以“確信沒有遺漏任何”,[1]邏輯理性下的機械論為當下學校所運用的課程方法論提供了總體基礎。目的外于過程、理論與事實、想象與實際間的無涉,發(fā)現事實卻不能創(chuàng)造。泰勒課程編制原理即應用這種穩(wěn)定-靜止的分析:選定冃標、提供經驗、有效組織、進行評價,[2]實乃笛卡爾“在科學中準確運用理性并尋求真理”的之方法的變種,學習被囿于一個封閉系統中發(fā)現已知的事物。在這種機械性導向的課程中,目標先于教學過程而確定。牛頓對自然的形而上使宇宙的“自然”規(guī)律予以毫無保留地展現,其穩(wěn)定的宇宙觀為社會科學提供了因果預測性、線性序

4、列性和封?]方法論的基礎:簡單而對稱的數學規(guī)律存在于所有運動之中。單一的統一性彌漫著整個宇宙,線性序列化視1、2、3、4以統一的步子向前推進,以統一的、累加的步子來看待變化和發(fā)展。這些反過來又成為科學(其實是科學主義)課程設計的概念基礎。教科書、教學大綱、教學方法釆用序列的、逐步的次序,甚至進步和發(fā)展的線性也濫觴于教育和課程理論之中。隨著近代以來科學知識的迅速增長,功利主義的逐漸上升,人類為更多地謀求自身福利而通過謀求更多的知識積累,學習被掌握和積累的單元數目來界定,課程淪為一種事先謀劃好的、科學或藝術地控制人心智的技術,成為一種必須服從的機制。各種“技術-

5、理性”貶低個體的自我效能,偏重對他人涉及成果的模仿或應用,對設計的、線性的模式的偏離被視為“非理性”。隨著口然“祛魅”,“科學理性”無所不能,成為現代主義的代名詞。線性推進的思維使人們相信深信,隨著時間的推移科學能夠消除貧窮,提高健康水平,人類將步入“千年至福王國”,中世紀信奉的來世天堂將經由人自身的努力而在現世實現。線性模式的課程理念與課程體系已淪為一種封閉的科學教條,成為現代工業(yè)生產體系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教育與課程從而被徹底工具化了,教育與課程的內在價值-培養(yǎng)人、促進人發(fā)展的價值被徹底泯滅。二、后現代課程觀的建設性“后現代課程觀”自多爾的同名著作,由后現代思潮

6、引發(fā)對課程改革的關注。多爾認為現代課程領域已窮途末路,現行的方法和原則已無法繼續(xù)運行,也無以增進教育的發(fā)展。現在需要的是適合于解決問題的新的觀點、原則、方法。相對于“現代性”下的統一性和封閉性,后現代主義強調差異性、多元性以及“去屮心”的邊緣性和創(chuàng)造性、開放性等。多爾強調的后現代課程的豐富性、回歸性、關聯性與嚴密性是對課程目標、內容、實施與評價具體環(huán)節(jié)設計與實施的理念與行為的轉變,解釋如下:[3]1?豐富性(Rich),指課程的深度、意義的層次多重可能性或多重解釋。為促使師生間的轉變,課程應具冇“適量”的不確定性、異常性、無效性、模糊性、不平衡性、耗散性,教

7、師、學生與文本之間在相互對話、交往中實現交融,在課程的疑問、干擾、可能中展現課程的豐富性。此外,各門學科都有各自的歷史背景和話語體系,但它們之間并非互斥,因此每門學科應該在開放的話語體系中解釋豐富性。2.回歸性(Reeursive),指通過與環(huán)境、他人、文化的相互作用的反思。固定的起點和終點不存在于回歸的課程屮,每個終點就是新的起點,每個起點來自前一個終點。課程的片段、組成部分和序列是任意組合,主體在意義建構自身和質疑中對文本的探索、討論與探究?;貧w絕非重復,在回歸中反思起著積極的作用,止如布魯納所提倡的螺旋型課程、杜威所提侶的間接經驗回到原始經驗,回歸使課

8、程成為一種開放的系統,學生和教師在這個系統中通過對話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