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趙仕芬《李白與月亮》評課稿》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任保平名師工作室第五批跟崗研修學員評課稿《李白與月亮》評課稿興義市紅星路小學趙仕芬一、孫老師文學素養(yǎng)深厚?!独畎着c月亮》這一課是來自于孫老師自己生成的課程資源,從帶領學生對李白的介紹以及對《古朗月行》《月下獨酌》《把酒問月》三首古詩的教學,可以看出他對每首詩的由來或者寫作背景,都了如指掌,倒背如流,這樣就能很好的把握詩的意境,引領孩子去深刻的體會。從中我深刻的感受到深厚的文學素養(yǎng)會給課堂教學帶來怎樣的效果,而這些都是我們所欠缺的,也讓我們看到了文學素養(yǎng)對學生對課堂效應的重要。二、孫老師教學語言豐富。語言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一定要用帶有濃厚語文色彩
2、的語言熏染課堂,感染學生,這樣我們才能引領著學生心處其境、心會其意,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三首詩的教學就讓我感受到了孫老師語言的感染力,不管是真情故事導入,還是教師飽含深情的范讀還是吟誦;不管是順勢自然過渡,還是適時點撥渲染都顯得情濃欲滴。在這節(jié)課中,孫老師的語言處處體現(xiàn)著他的感染力、號召力,如“你知道杜甫的詩和李白的詩有什么不同嗎?”“他為什么成為詩仙?”“仙和人有什么不同?”孫老師的評價也體現(xiàn)著他的智慧,如“我發(fā)現(xiàn)你也有超凡的想象力!你也有著仙人的仙氣仙味?!薄八麨槭裁葱r不把月亮比喻成大黃餅?…………從孫老師的課上,我看到了學生們的樂學、善思,看到了課堂的效應
3、。這堂課也讓我們看到這班學生平時課外知識的積累,看到了這班語文老師平時對學生語言表達口語交流和寫作的訓練。3、抓重點詞理解,拓展學生思維。三首古詩的理解,讓我們知道了李白從小到老都與月亮結下了不解之緣,從他設計的板書“望月——邀月——追月”就是一個與月深交的過程,在《古朗月行》教學中,除了李白把月亮想象成白玉盤,瑤臺鏡之外還能比作什么?為什么不把它比作大黃餅?學生們能打開思路百花齊放:因為它圣潔,高雅……可以比作:玉明珠、光明洞、荷花蕊、白蓮瓣、小白船……李白有無限的遐想,同學們拓展思維也展開了無限的遐想,如學生自由讀看看他還想到了什么?(仙人的腳,白兔搗藥……)
4、在教學《月下獨酌》時,教學生通過自己對這首詩的理解說說自己認為李白是熱鬧派、孤獨派、中立派?學生們各抒己見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這樣不禁錮學生的思維,不把自己的理解強加于學生,而發(fā)揮學生的想象來談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抓關鍵字來解讀,如“呼”可以換作那些字?學生回答“道”“換”“叫”“稱”等,“飛”可以換那些字?學生答“掛”“浮”“飄”“懸”“蕩”等,用換字法來對這些畫龍點睛之字的品味和解讀,這些過程老師與學生平等交流,不否定孩子的感受,也不強加自己的理解給學生,而是尊重學生的體驗,并通過自己的語言感染學生去用心體會。這樣的老師誰不喜歡?4、重視朗讀和習作的訓練與指導“把你
5、的想象、感覺帶到讀書中去”、“讀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嗎?讀出仙氣來。”“你是什么派,用你的朗讀把它表達出來”,最后熟讀成背。試想如果讀到位了“朗讀”會把學生對詩的理解、感悟步步推向了高潮。最后讓學生想象除了把酒問月還把酒什么?學生答:陪月、抱月、追月、聽月、送月……,孫老師抓住契機讓孩子們拿起筆將心中的感悟表達出來,幾分鐘時間孩子們幾乎都成了詩人,爭先恐后的想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來。5、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李白與月亮》孫老師主要抓住了李白是仙這個主題來進行教學的。所例舉的詩都是從李白所有的詩中精心挑選了他想象的夸張、像進入仙境一樣的詩,領著學生讀詩品意境,得出李白是仙這
6、個結論。從板書來看:望月:盤——邀月:人——問月:神無限遐想無數(shù)慰藉無窮追問這也是一個循序漸進而又自然過渡的環(huán)節(jié)。同時他用小故事穿插這幾首詩的教學,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也給學生理解詩做了感情鋪墊,體會李白詩的極度夸張和超凡的想象力。總之這堂課我要學的東西還很多,要多看書學習孫老師廣博的知識積淀,學習他充滿激情的教學態(tài)度,學習他有自己的思想和教法。這些,都是我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