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依那普利聯(lián)合氨氯地平治療老年高血壓臨床觀察》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依那普利聯(lián)合氨氯地平治療老年高血壓臨床觀察【摘要】目的觀察依那普利聯(lián)合氨氯地平治療老年高血壓的臨床療效。方法對182例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治療、觀察治療前后血壓、心率、心電圖、血脂、血糖、腎功能、眼底變化。結果經(jīng)治四周后觀察血壓穩(wěn)定下降,降壓有效率為92.3%。同時改善了腎功能和心電圖缺血性改變。結論氨氯地平聯(lián)合依那普利治療老年高血壓療效好并且安全。?【關鍵詞】依那普利;氨氯地平;老年高血壓高血壓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疾病,是導致老年人心力衰竭、腦卒中、冠心病、腎功能衰竭主要危險因素之一。老年高血壓患者需服用二種以上的降壓藥物才能使血壓達標。筆者自2009年1
2、月至2010年12月采用依那普利聯(lián)合氨氯地平治療老年高血壓182例,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選擇老年人高血壓共182例。所有病例均按照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修訂版)診斷標準III[1]為研究對象,男98例,女84例,年齡61?82歲,病程2~19年,合并冠心病41例,2型糖尿病42例,血脂異常癥36例,擴張型心肌病11例,腦梗死4例。?1.2治療方法停用其他降壓藥1周后給予氨氯地平5mg,1次/d,依那普利片5mg,2次/d,治療4周,血壓未達標準,氨氯地平10mg,1次/d或和依那普利片10mg,2次/d,伴
3、血脂、血糖異常者給與相應調(diào)脂、降血糖治療。詳細觀察及記錄初診時及用藥后的臨床表現(xiàn)。重點觀察用藥前及用藥后一周、四周的心率及血壓變化以及用藥后四周的血總膽固醇、三酰甘油、尿素氮、肌酉干及空腹血糖的變化,并作統(tǒng)計學處理,隨時注意藥物副作用,后查肝腎功、血脂、血糖、電解質(zhì)、心電圖。?1.3療效判斷標準顯效:比原血壓收縮壓下降^30mmHg,舒張壓下降220mmHg或降至正常。有效:比原血壓收縮壓下降〈30mmllg,舒張壓下降未達10mmHg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mmHgo無效:血壓無下降或舒張壓下降<10mmHgo?2結果?2.1降壓效果顯效122例,
4、有效46例,無效14例。有效率為92.3%。心電圖:112例于治療前有ST-T改變者,治療后ST段下移有恢復,T波測量變淺者59例,占52.67%;腎功能變化:腎功能不全的26例尿蛋白定性(+)氣+++),治療四周后減少1個(+)的18例。血肌If(Cr),尿素氮(BUN)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眼底動脈變化:15例痙攣變窄的眼底動脈治療四周后無痙攣。狹窄情況有所改善。治療前后心率、肝功能、血脂、血糖無異常變化。?2.2副作用出現(xiàn)干咳10例,踝部水腫4例,顏面潮紅12例,但可忍受,不影響治療。?3討論?老年高血壓患者一部份由原有高血壓進展而來;一部份常伴有血
5、脂異常、糖尿??;在此基礎上大動脈發(fā)生粥樣硬化,其大動脈順應性降低,動脈彈性減弱,使血管壁纖維增生,從而使血壓升高[2]。老年高血壓以收縮壓增高明顯,脈壓增大;血壓變異性大,易發(fā)生低血壓,多同時存在其他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和(或)靶器官損害,應慎重選擇治療藥物。氨氯地平是具有高度血管選擇性的新一代氫毗唳類鈣通道拮抗劑,有較高的生物利用度,降壓療效顯著。其藥效學特點是擴張血管作用緩和、避免了血藥濃度的迅速變化,從而明顯降低了與血管相關的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對心率、肝、腎功能等無不良影響。較少出現(xiàn)體液潴留,并能增加冠脈血流,從而改善心肌的供氧。依那普利屬血管緊張素
6、轉換酶抑制劑(ACEI),由于該藥具有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作用,故能阻礙血管壁重塑。進而有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同時,能降低交感神經(jīng)興奮性,減少兒茶酚胺分泌,降低心肌缺血,有效地逆轉左室肥厚。因此,目前應用ACEI治療心血管疾病倍受人們的關注。通過改善胰島素抵抗狀態(tài),提高胰島素敏感性。經(jīng)膽道和泌尿道雙通道排泄,能增加腎血流量、改善腎功能;對腎功能不全者有保護作用。并具有24h恒定藥物濃度,減少血壓波動。?合理選擇降壓藥物不僅有利于控制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更重要的是降低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達到預防腦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腎功能不全并減少心
7、血管事件。采用長效氨氯地平聯(lián)合依那普利治療老年高血壓182例,血壓得到很好控制,有效率92.3%。且不良反應少,依從性高。說明選用氨氯地平聯(lián)合依那普利治療老年高血壓療效好。?參考文獻?[1]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標準(2005年修訂版).ChinJHyertens,2005,13(Suppl):1-53??[2]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第1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