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乞巧教學設(shè)計》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乞巧》教學設(shè)計黃建敏教學內(nèi)容:《乞巧》是九義教材人教版第六冊第八組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組課文圍繞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這一主題來編排的。再一次把學生帶回兒時傾聽大人們講故事的快樂中去,感受古人的想象是多么豐富。《乞巧》是唐代詩人林杰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古詩,也是一首想象豐富,流傳很廣的古詩。而且淺顯易懂,并且涉及到家喻戶曉的“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故事。人們乞巧,祈求的是用靈巧的雙手去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用智慧創(chuàng)造生活,這是古代勞動人民的一種美好的愿景。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并試著默寫古詩
2、。2、創(chuàng)設(shè)情境,通過想象了解古詩大意,體會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像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3、啟迪兒童想像,把當時人們或自己的想法寫下來。教學重難點:重點:在創(chuàng)設(shè)情境中,通過想象了解古詩大意,體會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像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難點:在創(chuàng)設(shè)情境中,通過想象了解古詩大意,體會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像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啟迪兒童想像,把當時人們或自己的想法寫下來。教學準備:教師:教學課件PPT;收集牛郎織女的故事。學生:收集牛郎織女的故事。設(shè)計理念:遵循《語文課程標準》關(guān)于“重視語文熏陶感染作用”,“
3、尊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的理念,本課教學致力于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展開豐富的想象去入情入境,體驗和感悟詩情畫意;同時根據(jù)這首古詩與民間故事密切聯(lián)系的特點,合理引進相關(guān)資料,豐富教育資源,既拓展了詩歌的文化內(nèi)涵,也增加了課堂情趣,很好地體現(xiàn)了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陶行知先生也說:“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將開發(fā)文化寶庫的鑰匙,盡我們知道的交給學生?!?,“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苯虒W過程: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課題。1、看圖片說神話故事的名稱。2、看動畫片了解“七夕”的由來。
4、3、點明課題,解釋課題(1)指導讀課題(2)誰可以幫“乞”找個朋友(乞求,乞討等),順勢指導記憶字形(乞討就是彎著腰向別人要錢,因此“乞”字最后一筆是橫折彎鉤。它還和哪個字特別相似?‘氣’板書:乞,氣,他們有什么區(qū)別呢?書空“乞”。)(3)“巧”我們都說什么巧?(心靈手巧,巧妙等)理解詩題(乞取智巧)。(4)了解作者: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林杰,他自幼非常聰明,精通書法棋藝,6歲就能寫詩,《乞巧》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二、初讀古詩1、讀古詩讀準字音。(1)自由讀、指名讀。(2)給古詩劃分節(jié)奏,按節(jié)奏讀古詩。2、教
5、學生字“宵、霄”教學生從字形、和字義兩方面區(qū)分。三、研讀古詩,品味詩境。1、指導學生邊讀邊想。2、小組交流:讀古詩說說你從古詩中看到了什么?是哪句詩引發(fā)了你的這種想象?小組交流、全班展示。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展示,逐句板書詩句。3、品讀第一句古詩。(1)看星空圖,讀第一句古詩。(2)說說詩人此時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吟出這句詩?(3)指導有感情的朗讀這句詩。4、品讀第二句古詩。(1)齊讀這兩節(jié)古詩。(1)用自己的話說說人們在干什么?(板書:人間乞巧)(2)人們向誰乞巧?乞巧什么呢?(3)介紹織女,欣賞“云錦”圖片。(4)問
6、:乞巧的人多嗎?從哪個詞可看出?(5)想象乞巧的場景:人們會在哪些地方乞巧?(6)人們是怎樣乞巧的呢?你從哪里得知?理解“幾萬條”“盡”的意思。(7)有感情的朗讀這句詩。三、拓展想象。1、出示古代人們乞巧的情境圖,讀乞巧歌,感受乞巧的情景。2、回到七月初七,讓我們對月乞巧,將自己的心愿寫出來掛在許愿樹上。3、學生寫許愿卡,全班展示交流。四、小結(jié)全課。1、根據(jù)提示吟誦古詩。2、齊背古詩。3、師小結(jié):一首古詩表達了人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一棵許愿樹記下了同學們善良、上進的心愿。同學們,美好心愿的實現(xiàn),幸福生活的
7、獲得不是靠別人賜予的,要靠我們的智慧和勤勞的雙手去創(chuàng)造。我相信,只要我們用智慧和勤勞的雙手去澆灌許愿樹,許愿樹一定會開出幸福花,結(jié)出智慧果的!五、板書設(shè)計:乞巧唐林杰天上相會人間乞巧追求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