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生于憂患 死于安東》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掌握文中詞類活用、古今異義、通假字等古漢語知識,積累文言詞匯2.了解孟子散文善于運用層層深入的論證方法來增強論證力量的特色3.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體會其中蘊含的道理???教學重點:在誦讀的基礎上理解文章,理解作者觀點,學習作者的論證方法?教學難點:讀準字音,讀出停頓,讀出抑揚頓挫的氣勢和美感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老師給大家講兩個故事,聽完后說說你的感受。有一只青蛙第一次不小心掉在了一口正煮著水的鍋里,恰好水已經開了,青蛙嚇壞了,奮力一跳,逃離了險境;第二次,青蛙又犯了同樣的錯誤,又掉進了那口鍋中,不同的是,這次水還沒有煮開,青蛙覺得還挺舒服
2、!可是隨著水溫越來越高,當它意識危險來臨時,它已無力躍出,這口鍋成了它的葬身之地!第二個故事,挪威人喜歡吃沙丁魚,尤其是活魚。市場上活魚的價格要比死魚高許多。所以漁民總是想方設法的讓沙丁魚活著回到漁港。可是雖然經過種種努力,絕大部分沙丁魚還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卻有一個老漁民總能讓大部分沙丁魚活著回到漁港。原來是他在裝滿沙丁魚的魚槽里放進了一條以魚為主要食物的鯰魚。鯰魚進入魚槽后,由于環(huán)境陌生,便四處游動。沙丁魚見了鯰魚十分緊張,左沖右突,四處躲避,加速游動。這樣沙丁魚缺氧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魚也就不會死了。這樣一來,一條條沙丁魚活蹦亂跳地回到了漁港。這兩個故事都和生與死有關,青蛙在開水
3、里逃生,在溫水里死亡。沙丁魚在危險中生存,在安逸中死亡。這是什么原因呢?(找學生回答)關于兩個故事的啟示,兩千多年前亞圣孟子已經給出了精準的解釋。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教師板書課題)二.了解作者,明確背景1、了解作者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稱他生活在兼并戰(zhàn)爭激烈的戰(zhàn)國中期,政治上主張“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學基礎上,提出了系統的“仁政”學說,主張行“仁政”以統一天下。2、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孟子名言三.檢查預習、練習朗讀1、明確朗讀要求a.讀準字音;
4、b.讀出停頓;c.讀出抑揚頓挫的氣勢和美感2.檢查預習,明確讀音(1)舜發(fā)于畎畝之中?????(???)???????(2)膠鬲舉于魚鹽之中?(???)(3)行拂亂其所為???????(???)???????(4)所以動心忍性?????(???)(5)曾益其所不能???????(???)???????(6)法家拂士?????????(???)3.劃分朗讀節(jié)奏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4.教師領讀,學生跟讀5.同桌合作讀文6.學生齊讀全文四.小組合作,探究文意?1.合作小組共同探究,完成對課文的翻譯2.全班
5、共同訂正3教師點撥重點字詞通假字1.曾,通“增”,增加????例句:曾益其所不能2.衡,通“橫”,梗塞,不順 例句:衡于慮3.拂,通“弼”,輔佐????例句:入則無法家拂士詞類活用1.使動用法:苦:使......痛苦例如:必先苦其心志勞:使......勞累例如:勞其筋骨餓:使......饑餓例如:餓其體膚,空乏:使......經受貧困之苦忍:使......堅韌例如:動心忍性 亂:使......受到阻擾例2.動詞用作名詞:入:在國內出:在國外??例如: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3.名詞用作動詞:過:犯錯例如:人恒過一詞多義1.拂(fu)違背??????????????例如:行拂亂其所為2.
6、拂(bi)同“弼”,輔佐?????例如:入則無法家拂士3發(fā)(fa)被選拔,被任用?????例如:舜發(fā)于畎畝之中4發(fā)(fa)表現??????????????例如:征于色,發(fā)于聲5.安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安逸)衣食所安(養(yǎng))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 古今異義⑴舉于士?、扑詣有娜绦浴、墙荡笕斡谑侨艘参?合作探究,品評鑒賞(一)整體感知孟子的散文以言辭犀利、氣勢磅礴著稱,作者通過這言簡意賅的語言想表達什么呢?請思考:1、找出本文中心論點?2、作者是如何論證的?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二)研討第一節(jié),思考:1.文章開頭列舉幾位古代賢能之人所處的時代不同,他們的經歷有什么共同點?2.作者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7、(三)研討第二節(jié),思考1.擔當大任的人必須從三個方面經受艱苦磨難這三個條件是?磨練目的是什么?身體——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為——行拂亂其所為 目的——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第二段的論證思路是怎樣的?作者認為一個國家走向衰敗滅亡的原因是什么?那么,一個國家要想避免“亡”的命運,必須具備哪些條件?3.這一節(jié)作者從哪兩個方面來論述了什么道理?六.自主總結,拓展延伸1.在本文中,孟子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