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削藩看漢景帝的有為而治

從削藩看漢景帝的有為而治

ID:12158779

大小:75.50 KB

頁數(shù):10頁

時間:2018-07-15

從削藩看漢景帝的有為而治_第1頁
從削藩看漢景帝的有為而治_第2頁
從削藩看漢景帝的有為而治_第3頁
從削藩看漢景帝的有為而治_第4頁
從削藩看漢景帝的有為而治_第5頁
資源描述:

《從削藩看漢景帝的有為而治》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從削藩看漢景帝的“有為”而治摘要:“文景之治”乃“黃老無為而治”,這是史學界的一致共論。本文認為,從景帝削藩起,西漢治國方略已開始發(fā)生變化,削藩是景帝“有為”而治的重要體現(xiàn)。漢景帝之時,并不崇尚“黃老”。鑒于當時諸侯國強大難治,諸多皇子待分封而無合適領地,景帝大膽啟用晁錯削藩,并在七國之亂興起后堅決予以鎮(zhèn)壓。隨后,景帝改革王國政治,使封國郡縣化,王國問題得到質的解決,為漢武帝時期順利削藩打下堅實基礎。同時,七國之亂也并非“吳王蓄謀”,景帝欲作有為君主,決意削藩,人為原因激化中央與吳國的矛盾所致。關鍵詞:王國問題;漢景帝;削藩;七國之亂西漢政權建立之后,劉邦把分封同姓諸侯王作

2、為鞏固皇權的政治支柱?!妒酚洝h興以來諸侯王年表》:“天下初定,骨肉同姓少,故廣強庶孽,以鎮(zhèn)撫四海,用承衛(wèi)天子。”但是,隨著諸侯王實力的增長,他們逐漸產生了同漢王朝分庭抗禮的野心,如文帝即位不久,濟北、淮南兩國就相繼發(fā)生叛亂。隨著王國問題的日益凸顯,“削藩”便成為西漢前中期解決此問題的關鍵。同時,“削藩”也是文帝、景帝、武帝時期社會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關于景帝削藩,史學界看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幾種:杜勇認為,之所以會產生同姓王對中央的離心力,除分封制本身無法克服的矛盾外,皇帝對不法諸侯王的優(yōu)容和皇位繼承法的不完備也是重要的因素[1]。古永繼《“文景分國為削藩”辨》認為,文、

3、景的分國與削藩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不管是文帝,還是景帝的分國,都只是對宗室的一種例外恩典,齊王、淮南王、梁王由于與皇帝或太后有著某種特殊關系,因而其子孫取得了這種特權,而楚王與皇室關系一般,則未能享受這種待遇,吳王帶頭謀反,索性被斷絕了奉祀香火。”[2]謝春河、雋成軍認為,漢景帝總體導演了“削藩”改革,但在關鍵時刻立場動搖,因此導致改革失敗、晁錯被殺[3]。他高度評價晁錯改革思想及實踐對歷史發(fā)展的積極作用。岳慶平則認為,文景時期并沒有出現(xiàn)諸侯王尾大不掉的現(xiàn)象,漢政府之所以急于“削藩”,起因于政治家的片面夸大其詞和皇帝對諸侯王的猜忌心理[4]。他說,景帝的削藩是一大失誤,激化了

4、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因為不削不一定禍大,而由削藩導致的七國之亂使雙方都蒙受損失。漢武帝從中吸取了歷史教訓,采取溫和的政策,為以后諸帝立下了常規(guī),也為王莽代漢提供了方便[5]。董平均認為,文、景時期的分國與削藩,是增強皇權,“強干弱枝”政策的反映。皇權與諸侯國二者互相制約,又互相促進,對西漢王朝的治亂興衰產生了深刻影響[6]。本文認為,漢景帝并不崇尚“黃老”;削藩是景帝“有為”而治的重要體現(xiàn)。當長期推行的“無為”政策引發(fā)王國問題,皇室內部又出現(xiàn)領地分封難題時,景帝銳意改革,堅決削藩,并及時鞏固削藩成果。另外,本文亦對景帝削藩中的重大事件——七國之亂的緣由作一番探討。通過相關史實

5、論證七國之亂與景帝“有為”意志的密切關系。一、削藩背景:封國隱患,皇子分封無領地(一)王國強大難治,威脅中央漢初分封而形成的諸侯國,經過幾十年的發(fā)展,到文帝時期,勢力迅速膨脹,足以同西漢政權分庭抗禮。這些諸侯國“大者跨州兼郡,連城數(shù)十,宮室百官同制京師”[7](卷一四《諸侯王表》),儼然獨立于西漢朝廷之外,甚至“不用漢法”“自為法令,擬于天子”[8]第10頁(卷一一八《淮南衡山列傳》)。文帝時,袁盎勸道:“諸侯太驕必生患,可適削地?!盵7](卷四九《袁盎晁錯傳》)賈誼甚至在《治安策》中驚呼:當時西漢政權并非“已安已治矣”,而是危機四伏,“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

6、息者六”。他所謂“可為痛哭者一”,就是愈來愈大的王國勢力,已嚴重地威脅中央政府。他認為當時天下的形勢就像患了水腫病的人,不能行動自如,“失今不治,必為痼疾,后雖有扁鵲,不能為已”[7](卷四八《賈誼傳》)。對于封國隱患,晁錯更是表現(xiàn)出政治家的深謀遠慮,屢屢上書文帝。他分析當時的形勢后指出,諸侯王的封地占了大半個漢王朝,他們“專治異政,不稟京師”[8](卷二三《禮書》),和皇帝同姓不同心。西漢中央政府卻在片面強調“無為”“安定”的“黃老”思想指導下,對潛在的封國隱患沒有足夠的重視。中央對驕縱跋扈的諸侯王縱容恣任,以致諸侯國強大難治,分裂傾向日益明顯。早在文帝即位初年,濟北、淮

7、南兩國就相繼發(fā)生叛亂。其后,吳王劉濞稱病不朝,失藩臣之禮。漢文帝反以劉濞為漢祭酒,賜予幾、杖,特許他不奉朝請。吳國勢力已然凌駕朝廷。因此,文帝時期的諸侯國,由于勢力惡性膨脹,已從初封時的社會穩(wěn)定力量質變?yōu)榉至迅顡?jù)勢力,成為西漢內政中最大的隱患。長期推行的“黃老”政策已不適應當時形勢的發(fā)展,王國問題亟待解決。(二)諸皇子急待分封領地在王國問題日益嚴重的同時,景帝欲分封劉榮、劉端、劉勝、劉寄、劉越、劉乘、劉舜七位皇子而無領地,更將此問題置于必須解決的地步。漢景帝共有十四子,除太子外,余十三子皆需分封,以比同先帝分封同姓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