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者減鐘銘文補釋一則》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金文札記二則(首發(fā))何家興安徽大學中文系摘要:本文認為《者鐘》中的是“”字,讀作“濁”,銘文“不(濁)不清”的意思是音色和順優(yōu)美、清濁協(xié)和。關于《樊君鬲》中“媵”字的構形,我們認為應該分析為“從人從貝,興聲”,并進一步探討了楚簡、璽印、帛書中“興”的構形演變軌跡。關鍵詞:金文不(濁)不清興一、釋“不(濁)不清”《者鐘》是春秋時期的吳國青銅器,著錄于《殷周金文集成》00194~00198(以下簡稱《集成》)。其中一句云“不△不清”。其中用“△”代表之字,原形如下:在五件同銘編鐘中,“△”字只見于00198號;其余四件殘缺或模糊不清。關于“△”字,郭沫若先生認為是“”,讀作鑠。楊樹達從其說,
2、“不不,,郭沫若讀為鑠,是也。當讀為凋,《說文》云‘凋,半傷也。’不鑠不凋,言其質之堅美也。”楊樹達:《積微居金文說》,第125頁,中華書局,1997年12月第1版。于省吾、董楚平等皆贊同楊樹達的觀點。于省吾:《雙劍誃吉金文選》,第96頁,中華書局,1998年9月第1版;董楚平:《吳越徐舒金文匯釋》第33頁,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年12月。馬承源也認為,“不不”意思是編鐘“美好而有飾”,……“不,通作鑠,《詩·周頌·酌》‘於鑠王師’,毛亨《傳》‘鑠,美也?!瘪R承源:《商周青銅器銘文選》(四),第363頁,文物出版社,1990年4月第一版。第四字釋為“”或“”皆誤,《集成》(修訂本)作
3、“清”是十分正確的,隸定為“不(濁)不清”。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第214頁,中華書局,2007年4月第1版。我們認為《集成》讀作“不濁不清”,文通字順,較之舊說有很大進步;但是“△”字并非“”而是“”。《殷周金文集成》中《庚壺》“”作“”;其實“”及“”聲之字金文幾見,只是被誤釋為其他字了。李家浩先生詳細討論了古代的“”的形制,并釋讀了金文中幾例“”及“”聲之字:《集成》9638《集成》9558此形據李家浩先生所摹,見李家浩:《談古代的酒器》,《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輯),第456頁,中華書局,2002年7月?!段奈铩?982年11期,第5~6頁圖版
4、一、二李先生認為“古文字‘’可以分析為從‘卯’從‘豆’,‘卯’像器耳,‘豆’像器身,‘豆’亦聲?!保ā兑笾芙鹞募伞?007(修訂增補本)已經改釋)李家浩:《談古代的酒器》,《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輯),第455~457頁,中華書局,2002年7月?!墩哏姟罚?0198)銘文為刻款,字體草率、不甚工整,給釋讀帶來了一些困難;盡管如此,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該字左邊從“水”,右上從“卯”無疑,右下的“豆”形有較大離析且豆形下部略有右移?!拔淖宙苋?、生生不息,欲求其一成不變,其勢實有不能者。但使輪廓可尋,縱或點畫增減、位置移易,亦不難推繹而識之?!鼻毓骸侗畡e字新編序》,序(啟功),文物出版社,
5、1985年。因此,我們認為該字為“”,讀作“濁”?!啊弊?,上古音屬藥部、來紐;“濁”字,屬屋部、定紐,二者聲韻相隔較遠。先秦文獻中,“樂”聲與“蜀”聲也沒有相通假的例證。“”聲之字古音多為屋部、定紐,與“濁”聲完全相同;且“”聲之字常與“蜀”聲之字相通,例如《晏子春秋·外篇上》:“使燭主鳥而亡之?!薄俄n詩外傳·九》“燭作顏斲聚?!绷硗猓覀儼l(fā)現“蜀”聲之字每每與“”聲之字相通,例如《莊子·盜跖》“與蚩尤戰(zhàn)于涿鹿之野”,《釋文》“涿本又作濁。”《史記·魏世家》“戰(zhàn)于濁澤?!薄读鶉瓯怼纷鳌白臐?。”《周禮·秋官·序官》“壺涿氏。”鄭注:“故書涿為獨?!薄啊甭曋忠裁棵颗c“”聲之字相通,例如《
6、左傳·哀公二十七年》:“召顏涿聚之子晉?!薄俄n詩外傳》(九)作“顏斲聚”;《淮南子·本經》:“木工不斲。”高注“斲或作琢。”由此可見,“”聲與“蜀”聲關系十分密切,例可通假。下面簡要討論一下銘文“不帛不,不(濁)不清”的大意。銘文中的“不帛不”,描寫編鐘的色澤之美,“不(濁)不清”描寫她的音質之美?!秶Z·周語下》“耳之察和也,在清濁之間?!表f昭注“清濁,律呂之變;黃鐘為宮則濁,大呂為角則清也?!薄抖Y記·樂記》“倡和清濁,迭相為經?!编嵭唬骸爸^黃鐘至仲呂也。”大意是說唱的與和的、清音與濁音,都能交替錯綜而形成一定的旋律。古人認為樂器的聲音要適中,清濁相調和。我們認為,銘文“不帛不,不(
7、濁)不清”的大意是說編鐘色澤悅目,音色和順優(yōu)美、清濁協(xié)和。二、釋“”《樊君鬲》《集成》00626有“△”字,讀作“媵”。其原形如下:關于“△”字的構形,有學者認為“從人省聲。從廾繁化從舁”黃德寬主編:《古文字譜系疏證》,第387頁,商務印書館,2007年5月。。古文字中“朕”的形體變化十分豐富,其聲符部分有作“”、“”等形,皆與此形中部差異明顯。參看黃德寬主編:《古文字譜系疏證》,第378~390頁,商務印書館,2007年5月。我們